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北京阿斯牛牛(凉山)彝族文化综合体设计解读

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中央舞台

  建成于2013年11月的北京阿斯牛牛(凉山)彝族文化综合体(以下简称阿斯牛牛综合体),是北京唯一具有彝族特色的体验式文化综合体,代表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我作为这个项目的主持设计人,在设计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以传统民族文化如何与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为课题,对继承与创新、文化与设计、设计与生活、文化与产业等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借助这个项目的设计,来思考民族文化如何借助设计战略构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型模式。现将设计灵感来源和设计创作过程与大家分享。

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建筑外观

  创作灵感来源

  彝族建筑文化和装饰文化受到彝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形成了带有鲜明彝族文化色彩的穿斗挑梁的建筑结构。而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彝族建筑结构吸引了我,给我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设计灵感。

  本项目设计中,挖掘彝族文化内涵成为我设计创新的首要条件。凉山彝族州唯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丰富的区域文化性的设计体现,彝族悠久历史文脉的发掘和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等是此次文化综合体设计的关键。从彝族海量的文化元素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进行梳理、研究、提炼、创新及升华,将最具彝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提淬并创作升华为蕴涵丰厚哲学思考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以抽象的设计概念在本项目空间环境中贯穿始终。我将彝族当地传统建筑的穿斗挑梁结构,彝族主要色彩构成,彝族特色图案及象形符号,彝族的特色陈设等诸多要素去繁就简,提淬创新并与现代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把彝族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升华为创新的设计文化符号并融入本项目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当传统文化元素提淬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文化符号时,它是以一种单纯的写意的状态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设计之中的。使人们在本项目空间环境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及心里感应全方位地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

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二层连通包间

  设计创作过程

  调研阶段

  项目初期根据设计项目中的要求和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制订出一系列的调查方案组合形成一个主体规划调查方案来使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我通过对当地的调研采风,与当地彝族人民交流,拍摄、搜集、查录和阅读大量与彝族文化相关的图片、书籍、音乐、歌舞等资料,梳理出彝族文化的基本分类。分别是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器具文化、宗教信仰文化、图腾崇拜文化、音乐文化、歌舞文化等。针对分类的每一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和提炼,逐渐梳理出更清晰的彝族文化脉络。前期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仅拍摄的图片就有1000多张,但这是设计创作中必须经历的去粗取精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比建造一座金字塔,过程艰辛,却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中央舞台

  提炼阶段

  我通过项目初期分析提炼的过程,建立了厚实的设计基础,运用设计的逻辑推演,提炼出存在之必然的设计元素。将彝族文化提炼的元素划分为:造型元素、色彩元素、纹样元素、材质元素、文化元素等。例如造型元素提炼的主要对象是彝族特色建筑的穿斗造型,加以酒器、火等造型为辅的设计元素。彝族建筑具有其独特的穿斗造型,完整的木结构榫卯穿插结构,加以牛羊角装饰。牛羊角造型在彝族文化中代表富裕和财源滚滚的意思。美酒和火是彝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其抽象提炼成为元素应用到该项目的设计创作之中,可以充分地表现彝族人民热情活跃的性格特征。将彝族最具有当地特色的几种元素提炼出来,创新升华为本项目空间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使整个空间既具有彝族本土的特色,又能够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潮流接轨。

 

整合与创新

  通过对彝族特色元素的提炼,有了设计推演的条件,运用这些条件贯穿于整个空间的设计,对空间进行有规律的整合,设计出具备浓郁彝族文化特点的文化空间,是本项目设计后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目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整个空间进行设计创新:

  a.空间造型设计

  本项目最具特色的就是顶部造型的丰富设计。一层入口大厅的顶部用九个木结构组成一组,八个原木结构围合一组,由彝族穿斗提炼演变成火堆的造型,体现了彝族人崇尚火的民族文化特性,九个木结构四周用彝族穿斗结构提炼造型为装饰,富有层次和细节。这组造型也应用于其他主要的交通流动空间。

  一层舞台区至二层的挑空空间,为整体空间设计的高潮。在原有建筑结构高度受限的情况下,设计采用彝族古建穿斗挑梁结构围合营造出木结构藻井,将藻井中心设计成红色木结构与黑色镜钢组成的天花造型。黑色镜钢具有含蓄内敛的视觉延展效果,提升了舞台区域的整体空间感,红色木结构与整个空间的红色柱廊相呼应,又与黑色镜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舞台的戏剧化效果,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层次。

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彝王包间

  b.色彩构成设计

  本项目以黑、红、黄三色为主色调展开设计。黑、红、黄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三种颜色,也是彝族印象的标志性颜色。黑色寓意为彝族大地母亲、最尊贵的客人,象征高贵、庄重和尊严;红色寓意为彝族儿女的热情和勇敢,象征浪漫和豪放;黄色寓意为美,象征美丽、快乐、富贵、光明和未来。

  本项目色彩构成设计中,整个空间的地面以黑色为主,象征着大地母亲,以她的博大托住生命万物和缤纷色彩。所有的柱子采用红色,红色柱子以阵列的方式贯穿整个空间,增强了空间的仪式感和节奏感。木本色代表了黄色,所有的木结构都未着色,是纯粹的清油木本色,表现出原木结构自身的雕塑感和空间感。立面的土黄色肌理质感涂料体现出彝族古老质朴的韵味。

  c.室内陈设及产品设计

  本项目室内陈设设计中运用了具有彝族传统民族特色的图案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以黑、红、黄作为主要的装饰色彩。用彝族特色的器具、家具、配饰等作为空间装饰,在整个设计中形成点睛之笔。

  本项目空间设计中所用到的主要家具、灯具等陈设产品,都是我运用设计的必然性这一创作理论研发出来的。这种与整个空间设计相呼应的产品设计,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彝族的民族特色,提高整个综合体的艺术表现和品位。

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彝族穿斗挑梁

  d.照明设计

  本项目灯光照明环境设计主要采用演出照明与博物馆式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局部重点照明和半直接照明的方式,营造出整个空间内部的节奏感和流动性,突出重点展示的空间,烘托空间整体氛围。在整体的设计中考虑到光环境的整体性和舒适性,保持色温的一致性,不同区域结合局部照明,通过亮度对比进行彼此区分,彼此过渡,使整体光环境亲近、轻松,并相映成趣。

  e.歌舞动线、音频与视频设计

  彝族人民性格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提到彝族就一定少不了说一说彝族的歌舞。《朵洛荷》是彝族在火把节以选美为主题而进行的舞蹈活动,小伙子们可以在这天找到自己喜欢的姑娘,然后有唱不完的情歌。感受到这美好的一切,我把彝族姑娘在《朵洛荷》中走的山坡和田埂,抽象成阿斯牛牛高低错落有致的舞台,用于表演彝族歌舞的演艺区。这个区域是阿斯牛牛的核心区,有阿斯牛牛建筑空间里唯一的二层挑空空间,并在此设计了舞台和环抱舞台两侧的楼梯。演出者顺着楼梯可以从一层上到一层半,从一层半上到二层,演艺动线贯穿一、二层循环起来,整个演艺区楼上楼下浑然一体,互动性流畅,演出者可以带动一、二层所有的观众活跃起来。再加上舞台中央的LED视频和音响设备播放独具彝族特色的音乐和影像,使整个综合体内的观众真正地与演员互动起来,就如同来到了大凉山彝族当地,真正地体验到彝族独特的民族热情和魅力。

  整个空间充分地运用了彝族文化提炼的设计元素,使彝族文化特色悄然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空间设计针对人的六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心理感应)的需求,全方位的进行设计创作,使来到阿斯牛牛综合体的人们从精神到物质的多元层面淋漓尽致地体验到彝族特色的民族文化。

来自彝族的创新设计
挑梁

  设计的实现

  完成设计创作并不意味着设计工作的结束。如何让设计构思完整地实现于现实空间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由于项目原始空间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大量的难题,对于这些困难,我坚持着正确的选择。这种坚持并不是盲目的,整体设计是基于对设计必然性系统成熟的思考,是通过以精准严谨的逻辑定位、逻辑秩序和逻辑关系为三要素的设计战略体系完成的。

  为了使设计和建设达到平衡,必须最大可能地还原设计,我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积极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的工作。通过我一次又一次的坚持,设计方案最终顺利实施,这也让阿斯牛牛综合体最终成为北京城内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新亮点。

  本项目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201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暨2012年-2013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我为能助推彝族文化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做出的微薄贡献而感到欣慰。

  项目资料:

  阿斯牛牛综合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4号机电研究院内,北邻工人体育场北路,西邻三里屯SOHO和太古里,处于北京繁华的商业娱乐地段。建筑主体为地上三层,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

Posted in 未分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Next Post

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

周三 3 月 5 , 2014
    【学员问题】木结构建筑如何控制噪音?   【解答】在新型住宅设计当中,减 […]